那么如何鉴别它们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一,价格:就价格来看,参考冰点-25℃液体价格在5元/kg以下,基本就不会是真货了;第二:闻味,有各种刺鼻难闻气味的一定是假货,重庆红色防冻液哪种好,真货没有太大的气味;第三:手感:不润滑、易挥发的(注意:严禁用嘴尝!防冻液的添加剂中含有致疾病物)是加了低沸点醇类的易开锅假防冻液;包装桶口有白色固体出现的,用手提起较重,手感很涩,没有特别气味的,为工业盐或卤水加工的假防冻液;第四,浊度:无论何种颜色的产品,都要保持一定的透明度,重庆红色防冻液哪种好,浑浊的产品不是好的产品。第五,重庆红色防冻液哪种好,看流动性,相对纯净水而比,好的防冻液粘度稍高。汽车防冻液一旦泄漏,应立即清理干净,以避免危及环境或人的健康。重庆红色防冻液哪种好
防冻液需要更换吗?首先防冻液肯定是需要更换的。汽车生产厂家给大部分车辆的一个参考值,是每2年或者4万公里更换一次。当然每个人的用车程度不一样,主要看具体情况来更换。我们更换防冻液的时候不能将防冻液加高于max线,当防冻液少于min线时,我们就需要添加防冻液。这里要注意我们的防冻液,较简单的区分有红色跟蓝色,千万不要加注时使用不同颜色的防冻液。没有防冻液之前,汽车是用什么来冷却的呢?没错,在冷却液还没被使用之前,我们的汽车是使用水来作为冷却的。所以较早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夏天车子水温太高就停在路边等水温降下去,或者冬天车子水箱和管路都被冻住了,需要找人维修。重庆红色防冻液制造商汽车防冻液可以防止引擎冷却系统结冰。
两个指标只是衡量防冻液的一个方面,防腐防锈性能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长时间受到腐蚀的金属部件生成了大量的铁锈,严重的会逐渐穿蚀金属板而导致渗漏,这直接关系到汽车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大多数普通防冻液基本上是靠添加有机或无机盐来解决这个问题,而高质量的防冻液已采用低耗点化学反应技术进行生产,含有稳定的亚硅酸盐(不含磷酸盐),并通过了严格的热表面铝腐蚀ASTMD 4340测试,它可控制硬水中沉淀物的数量,并给冷却系统提供较好的抗腐蚀保护,它不同于现有市场上所销售的乙二醇基型常规防冻液。可以说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防冻液的生产工艺,是一种全新的防冻技术,并达到了美国较新的6580标准。
不同的车厂对原厂防冻液的建议更换周期会有所差异,但其中绝大部分厂商建议车主每2年更换一次车辆防冻液,也有部分厂商表现其原厂防冻液更换周期为4年或5年。但不管怎么说,总之都要换,无非是更换周期长短罢了。防冻液大致分为三类,酒精类,乙二醇和丙三醇,酒精类适用范围小,虽然成本低,但现在已经基本淘汰了。丙三醇防冻液虽然也是起源较早的防冻液,但由于其价格成本比较高,也被逐步淘汰了,现在较主流的防冻液是丙三醇防冻液的替代品——乙二醇防冻液。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属于亲水性物质,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8%时,冰点可降低至- 68℃,超过这个极限时,冰点反而要上升。汽车防冻液在使用期限内,应该避免受到阳光暴晒。
防冻液的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盖。许多人认为防冻液只是冬天才使用,但其实防冻液全年都要使用。防冻液是一种含有特殊添加剂的冷却液,主要用于液冷式发动机冷却系统,防冻液具有冬天防冻,夏天防沸,全年防水垢,防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国内外 95% 以上使用乙二醇的水基型防冻液,与自来水相比,乙二醇较明显的特点是防冻,而水不能防冻。其次,乙二醇沸点高,挥发性小,粘度适中并且随温度变化小,热稳定性好。因此,乙二醇型防冻液是一种理想的冷却液。汽车防冻液不应该被倒入下水道或其他排水系统。山东多功能冷却液价位
汽车防冻液在使用期限过后需要更换。重庆红色防冻液哪种好
如果大家去看随车的使用手册,一般是建议每两年或者四万公里更换一次。但是有的司机朋友就说了,我的原车防冻液打开看很清澈,没有杂质沉淀什么的,也没少,还用更换吗?这里建议大家在第二年的时候去检查一下,如果很清澈就不用更换,如果少了就添加。第三年的时候,再考虑全部更换。如果是营运车辆,行驶里程很多,可以缩短更换的周期。防冻液的选择首先是和原品牌型号一样,如果没有,那就选择新品牌,保持颜色一致,方式是全部更换;其次防冻液要根据所在使用地的较低温度来选择,防冻液的冰点较好比当地的较低温度低个15°左右,这样即使遇到极端天气也能确保防冻液正常发挥作用。重庆红色防冻液哪种好
文章来源地址: http://jxhxp.chanpin818.com/cyrhytn/fdy(lqy)gu/deta_19572785.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